导读:对于像工业机器人这样的工业消费品(包括自动化产品)来说,对功能性要求较强,因此外观设计往往被忽略,也就没有多少厂商会有外观设计的理念。于是,想问一句,中国企业的外观设计能力等于0吗?
最近,哦不对,是昨天,当苹果回归iPhone 5的外观的时候,勾起了我的脸盲症。大约是在iPhone 4 出现的时候,中国的智能手机外观还保存着些许的水平,可是随着iPhone 6的上市,中国的手机外观设计水平似乎已经完全变成0了。
来看图说话:
联想笋尖S90与iPhone6 外观对比
HTC One A9外观
看到没有,简直就是孪生兄弟呀,这叫什么事?其实除了以上两款手机,在中国,还有N多手机与iPhone6撞脸,包括魅族、华为、OPPO、波导等等等等。想问了,苹果手机没有外观设计专利吗,怎么不起诉呢?难道只是借鉴,不是抄袭,个中原因不得而知,算了,不说了。
除了向苹果“致敬”、“借鉴”之外,国内手机品牌产品撞脸事件一样层出不穷,比如中兴AXON天机MAX撞脸华为M8,ZUK Z2撞脸乐视手机2,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。这样的案例看多了,脸盲症一犯,心里不由得嘀咕,这中国企业的外观设计水平等于0吗?
华为Mate与中兴Grand Memo 外观对比
现在让我们慢慢转回到工业领域,先从服务类型机器人说起,大家可以简单回忆一下,你们见过的餐厅机器人有什么不同?
两款餐厅服务机器人
乍一看,两个机器人的外观几乎没有区别,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再以陪伴机器人为例子,现在大多陪伴机器人外形设置都是一个平板当脑袋,整体一个柱状结构。你可以上网搜一下陪伴机器人,像是小鱼在家、Roby-Mini、小忆机器人都是一个模样,这些陪伴机器人与日本的JIBO非常类似。中国企业的“拿来主义”在此得到彰显,他们总去借鉴国外产品一些外形特点,但是画不出精彩的部位,最后抄成双胞胎。
如果没有品牌标志 你认得它是哪个厂商生产的吗?
再往工业机器人走,那就更是逼死脸盲症了,Delta机器人,因为是机器人类型,于是,所有的Delta机器人一个样,scara机器人,因为是类型,也全是一个样,其他的机械手机械臂那也是一样一样的,把品牌去掉,你根本就认不出来产品是谁的。而这些产品的设计原型则往往来自于国外。
两款伺服产品外观对比
当然啦,我们可以从工控角度臆测“拿来主义”背后的成本效益。比如手机,采用类似的外观设计,在代工生产的时候,可以更便捷地和厂商原有的生产线对接,可以省下一大批生产线的调试编程成本,毕竟现在代工企业的生产线柔性都不高。而对于像工业机器人这样的工业消费品(包括自动化产品)来说,对功能性要求较高,因此无论有没有外观设计的要求,外观设计往往都会被忽略,也就没有多少厂商会有外观设计的理念。
于是,回到开头,中国企业的外观设计能力等于0吗?
来源:中国自动化网